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玉璞初拭 >> 读写训练 >> 内容

读与写——语文学科的擎天柱

时间:2009/3/21 9:41:41 点击:

  核心提示:读与写——语文学科的擎天柱【训练目标】一、理解读和写的重要性。二、激发读和写的兴趣和热情。【训练重点】理解读和写的重要性。【训练内容】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是:“口语为‘语’,书面为‘文’。”也就是说,语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是由听、说、读、写四大支柱擎起的一片思维的天空。著名语言学家...

  读与写——语文学科的擎天柱

【训练目标】
一、理解读和写的重要性。
二、激发读和写的兴趣和热情。
【训练重点】
理解读和写的重要性。
【训练内容】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是:口语为,书面为也就是说,语文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是由听、说、读、写四大支柱擎起的一片思维的天空。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有一段关于听、说、读、写的精妙论述:听,就是用耳朵来读,读,是用眼睛来听;说,是用口来写,写,是用笔来说。这样一来,语文能力就可以被简化为信息采纳(听、读)和信息输出(说和写)两项思维活动。我们的读写一体课程就是把这两项活动科学化、阶梯化、兴趣化,达到扎实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因为我们的读写一体课是一门课程,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它以提高综合的语文素质为本,以应对考试为标,既要固本培源,又求达标,所以读和写就成了重点。阅读内容涵盖了字词句段篇及语法、修辞等内容,再加上作文,可以说是整个语文了。当然,我们不是学校正常语文课程的重复,甚至不是它的简单的补充夯实,而是另辟蹊径综合提高语文素质,最后与学校正常的语文课程交汇,聚成更强大的语文优势。
  一、关于
  在读写一体训练的初级阶段,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其次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灌注的感情,再次是养成积累知识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最后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换一种心态去阅读
有的同学怕阅读,或者怕读某种或某些体裁的作品,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障碍,即为对字词句的理解所阻,为见识和经验所限;一是心理障碍,即莫名其妙地怕读。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心理障碍。知识障碍需要循序渐进地排除,精神障碍则换一种心态去阅读即可迅速排除:你不要总认为自己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陌生人写给你的纸条或者是在听一个陌生人对你的反复诉说,你的任务是读(听)懂他(她)的意图,即弄明白对方要告诉你什么,这样一来就轻松多了。没有几个人迟钝到这个程度吧:别人递给你一封信,你无动于衷;别人特意对你讲几遍同一个故事,你麻木不仁;买了一件新家电不会使用,对面前的说明书却视而不见……记住,换一种心态,就是另一个境界。
  (二)正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1、一辆小轿车驶到高速公路出口,路边站着一队警察,示意把车停下。一个警察上前行了一个礼,说:祝贺你,先生!你是通过这条高速公路的第一百万辆次车的驾驶员,你将得到5000美元的现金奖励!
哈哈!驾驶员兴奋地大叫,我有钱去学驾驶执照了!
  警察还没反应过来,坐在驾驶副座上的女子赶紧陪着笑脸说:警察先生,别听他胡说,他醉了,早上他喝了好多酒!
  听到他们似乎在争论,其他警察也陆续走过来,坐在后排的老年妇女慌了,嘟哝道:我早就说了,偷来的车四处乱开着跑,早晚要出事的!
  出事了?坐在她身边的老年男子叹了一口气说,打用假执照入境那天起,我就料到不出事才怪呢!
  2
  老李请四位客人来家吃饭,三人先来了,第四人迟迟不到,老李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呢?先来的三人中有一个人多心,就走了。老李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个客人听着心里不舒服,也走了。剩下一个客人是老李最好的朋友,他说老李:你怎么不会说话呢?老李说:我没说他俩啊!气得最后一个客人也甩手走了。——老李说的三句话都有问题,他说的是一个意思,别人却听成别的意思了,你能说清老李想表达的意思和客人所理解的意思吗?

  3
  我国古代有个大诗人叫苏东坡。一天,他去一座寺庙游玩。势利眼和和尚见他衣着简朴,就有几分瞧不起他,眼皮也不抬地对苏东坡说:坐!又吩咐寺童:茶!在与苏东坡的谈话中,和尚发现来者见多识广不一般,觉得来者可能有些来历,便把苏东坡请到厢房。一进门,和尚恭敬地说:请坐!高声吩咐寺童:敬茶!不久,在继续交谈中,和尚知道来者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大学士,忙将客人请到客厅。一进客厅,和尚就恭恭敬敬地说:请上坐!然后叫寺童:敬香茶!
谈了一会儿,苏东坡起身告辞。和尚便极力请他题一副对联。苏东坡笑着提起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怎样才算读懂了作者的意思呢?像上面这些语句语段,应该读出下面的内容来:
  1这家人用假执照非法入境,儿子偷了车,酒后开车拉着全家人乱跑,还没有驾驶执照。
  2第一句,老李的意思是说请的都是该来的,怎么他还不来呢?听的人却理解为既然有该来的,也就有不该来的,说的就是我吧?第二句,老李的意思是说请来的都是不该走的,怎么他走了?听的人却理解为既然有不该走的,也就有该走的,说的就是我吧?第三句,原本就只有三个人听到老李在说话,既然没说他俩,当然就是说剩下的一个了。
  3这里请坐请上坐,都表示,但是限制范围一个比一个小,而内涵却一个比一个丰富了。 只是表示一种普通的招呼(含义少),是对什么人都可以用的(应用范围大)。在前面加上,表达了对来人的礼貌(含义稍多),在和尚看来,应该这样招呼的人就没有前面这类人多了(范围小了一些)。在后加,变成请上坐,不仅表示了礼貌而且是非常恭敬(含义更多),按和尚处世交友的标准,需要这样招呼的人就更少了。下联敬茶敬香茶也是一样的道理,如同学生好学生三好学生一样。
  有些阅读材料的理解与阅读者的阅历、认识水平有关,那是中级或高级阶段的训练要求,以后再说。

  (三)初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听话听音请喝水三个字,说话人手捧水杯笑容可掬地说、把水杯搁在对方面前把脸扭开说、把杯子重重地搁在对方面前咆哮着说,一般人都能听出说话人的态度。阅读材料没法让你观颜察色,但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则是可以体会的。
  看例子,比一比各组句子中句与句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1、下雪了,孩子们像小狗一样高兴,他们跑啊,滚啊!
    下雪了,孩子们像野狗一样高兴,他们跑啊,滚啊!
  2、他爸爸去世了。
    他爸爸死了。
  3、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井冈山的竹子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强。
  4、天公何故昔金郎?万里河山作孝堂!
    须晴日,看银妆素裹,分外妖娆。
  读下列诗句,想像,思考:这些诗句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所写的人、事或物怎样的感情?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中立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4、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5、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读下面这篇散文,说说作者对小屋的感情: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我爱写作文(www.myzw.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zwily@163.com 京ICP备2022033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