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乐奕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醒来,每次睁开双眼,我看到的都是纵横千秋的华夏民族。回首过往,着眼未来,从历史中唤醒,从内心深处奋起。在岁月流逝中醒来,燃起心中斗志,唤醒沉睡的东方神兽。
我于汉朝而醒来,环顾四周,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使得宫殿流光溢彩。在顶尖的楼宇上俯瞰,宫城尽显富丽与兴盛。宫臣提来捷报,北方抗击匈奴胜利,大获全胜。“匈奴,汉朝,将军……”几个关键词,勾勒出一幅画面:一位少年身穿兵甲,手持长矛,仿佛伸手向天空一划,便能划出耀眼的光芒。他的脸上沾有点点鲜血,那发丝被太阳光照射所包裹,那是胜利的象征。他就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在十八岁的年华,骑一匹烈马,持一柄长柄利矛,如和那被束得高耸的头发,都是他一生的底色。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红色鲜血滴灌的黄沙飞土,一声声嘶吼的叫声是边疆的蕴含。是那胜利的捷报声。一声声战场的兵器碰撞使我醒来。
我于民国初期而醒来,环顾四周,青年身穿中山装,每位学生都嘴里念念有词。为首的领袖手举高牌,上面是红彤彤的大字,写着“内除国贼……还我青岛。”上面的字还未干透。几处字的尾端还顺着牌蜿延流下,空气中有着一股铁锈味,也许那字是用青年们割破手指一横又一横颤巍写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坚定,遮盖了还未退去的稚嫩。他们之中,有人衣服上是缝缝补补的痕迹,有人头发黑中掺杂着白丝,神态疲惫但又坚定有神。是那一声声有力的口号,在刑场上的“我不怕”,在枪林弹火的上声让我醒来。
我于新中国的二十一世纪而醒来,环顾四周,高楼大厦如星星般耸立。互联网与科技的设备密布四周。无人驾驶的汽车已不再是科幻文中的想象,在新时代里,人们自由、快乐、幸福。我加快脚步,嘴里背诵着古诗文,脑海里萦绕着古往今来。是内心的热血、城市的喧闹、对知识的热衷将我唤醒。
我醒来,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风光美景。但不变的,是华夏民族的信念与梦想,是人们追逐前行的动力。从沉睡中苏醒,东方神兽将崛起,让世界看到中国精神。
《醒来》作文评价
从主旨角度来看,这篇《醒来》的作文紧扣题目要求,通过描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醒来”,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少年对于历史、文化和国家精神的深刻感悟。文章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更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主旨明确且深远。
在结构方面,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起,提出在历史长河中醒来的主题;接着分别叙述了在汉朝、民国初期和新中国时期的三个“醒来”的瞬间,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华夏民族的不变与人们追求梦想的决心。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从语言角度来看,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用词准确且富有感染力。如“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使得宫殿流光溢彩”、“高楼大厦如星星般串联耸立”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然而,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错别字和表述不清的地方虽然已进行更正,但仍需注意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这篇《醒来》的作文在主旨、结构和语言方面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作为中考语文评卷老师,我认为这是一篇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作文,同时也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修改为符合深圳2024年中考的作文题:
(2024年深圳) 自然景色四季变化,少年成长拔节而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风貌向美向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看!风景在变,关注变化的风景,感受变化的力量。请以“看,风景在变”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看,风景在变》
看吧,风景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