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
黄奕扬
没有浙江的霉苋菜梗,江苏的活珠子,广东蛇煲,四川麻辣兔头,没有了灯火烟花,街市繁华,但我们依旧爱着元宵,依旧记得那一碗小情义。
含在嘴里的面团,爆出芝麻的香与热,从嘴一直流到喉咙深处,就会想起没过完的年。
汽车走过的乡间小路,路旁犬吠与牛粪夹着干草的气息;想起鞭炮花市中,高谈阔论,茶酒飘香,汤圆圆甜。真的,这股热流进了心,我与它的缘结太多了。
记得小时候,想蹭邻居家的“伙食”,故意一大早假装去拜访。邻居阿姨果然准备拿汤圆当早餐!问我“吃早餐没” !果然中了我的圈套,四五岁的我欲“情”故纵,狡猾地回答:“嗯!吃了一点点!”如我所料,邻居的盛情邀清,最终使我“勉为其难”地留下来吃汤圆。一张桌子,几个小朋友(我和我的小朋友),还有邻居阿姨,一边聊着吹嘘自己(当然都是我在吹),一边一口咬开那些白色团子。
邻居阿姨那时还年轻,与我们一起笑,也讲故事给大家听。记得那时的汤圆也是芝麻馅的,皮很厚,咬几口才破,芝麻浆还流到勺子上,嘴边、衣服上。转眼,阿姨已是青春尾梢的人了,见到我还时不时地笑呵呵着问我:“吃了没?”
奶奶做的汤圆,多用来祭祀用,一碗清水!一片青叶,五个小团子,在白色碗中静得隐了身。若不是叶子如小舟般飘动,相互间轻轻一撞,还真看不出来。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的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所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板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同时,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情思间回到大宋,又看到了市坊相连,仍佛又品到了盛世佳肴,又唤醒了融在血液中的文明与炎黄风骨。这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许,这一碗小小情意,害得“梦回吹角连营”的人从梦中醒了吧!让黄沙百战的人频频回首,寻伊人、寻故乡,寻自己。
这碗汤圆,一定也甜了千年。你听,是古老的传统在呼唤你的心,今日再尝,便如同尝千古的悲欢离合。离又散,分又合,天下来势,亦不过如此而已。
万家灯火,又是一个团圆。
“你,吃了吗?”一个声音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