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床棉被
683323我跳上床,以最快速度摊开那张绣着小兔子的棉被,重重呼了一口气。一会儿,我便感到被一股暖流包围了,这棉被真暖,真舒服!我翻了翻身,被子散发这一股阳光的味道,我的思绪不由回到了千里外的家乡……
我的家乡盛产棉花。十一岁的那个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回老家探亲。经过了一路的颠簸,我们的车终于来到了老家小屋前。我从前从未回过家乡,这是我第一次见爷爷奶奶。看着爷爷奶奶晒得黢黑的皮肤,我感到有些疏远。
或许是因为常常干农活,爷爷奶奶不仅黑,他们的手指缝还有许多脏东西,身上也散发着浓浓的汗味。这使我更不愿意接触他们了。他们对我百般的好,为我做棉布偶,在菜地里给我挖新鲜的花生和蔬菜,还专程去镇上买来猪肉和鱼,想法子为我做各种乡下美食。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不太习惯:充满灰尘的小路,过于安静的村子,甚至是狭小的厕所……
“喔喔喔——”天还未亮,我便被此起彼伏的鸡啼叫醒了。我轻轻走下床,推开房门。“啊!”我吓了一跳,“爷爷你怎么在门口?”
“啊……你起来了,没吵到你吧。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摘棉花!
“为什么这么早啊?”我奇怪道。
“天气热,日头出来摘棉花很辛苦的!”爷爷笑着说。我不由想起来时一路看到的广阔的棉田和雪白的棉花。不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好哇!”我兴奋地脱口而出。摘棉花?在蓝天下,点缀着白珍珠的绿色的海洋里,尽情地采摘着。这是一件多么有诗意的事!虽然跟着个带着草帽显得有点土气的爷爷!
爷爷见我这么开心,也笑了起来:“好!我们马上出发!”
秋天的太阳刚刚升起,地上已感到一阵热意了。曲折又不平坦的乡间小路上,走着背着箩筐的一老一少。“你看!棉花地就要到了,那白花花的一片就是。”爷爷突然回过头,打破了我们尴尬的沉默,豆大的汗珠从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滑下。我顺着爷爷的手望去,只见一片漫山遍野的碧绿,上面是星星点点的白点。终于到了!这是我的热情几乎被沿路的辛苦磨光了。
大片大片的棉花田里,所谓的诗意早已被汗水浸湿了。我无力地晃悠在田间,胡乱地把棉花从壳里拔出来,没有技巧的方法使得我总被刺扎到。我感到一肚子都是火气,却又无力发泄。
“累了吧。别摘了,到这儿歇着吧,喝点水。”爷爷微笑着把水壶递给我,我接过水壶时碰到了那又干又糙的皮肤,手不由得缩了回去,水壶差点掉到了地上。我坐在阴凉的大树下,看着无边的“棉花林”。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我的视线内,我们隔了十来米,可我觉得似乎只有
我心中的五味瓶被打翻了。
原来,这就是书上所描述的辛苦的农村生活!
(此段之前,细节描写尤为出色,对老师的提点要求能变为个人实际能力,如先抑后扬的写法,对比的写法,人物描写的方法,真情实感的体现,都能得到很好体现)
回来的路上,爷爷告诉我他要用我们一同摘的棉花亲手为我弹一床新棉被。
(可惜此段之后,显得虎头蛇尾,是否应该添加做棉被细节,即使不是真的看到,是否能发挥想象,如“回来的几个晚上,家里的灯总亮到深夜,第二天,总能见到爷爷奶奶带着疲惫的眼神又走向棉地里。过了几天,我们临走的时候,一床新棉被~~~~~~<可对棉被进行描写>)
我攥着松软的棉被,脑海里浮现出爷爷佝偻的身影和粗糙的大手,看着细细的线条,被套上美丽的织绣,突然脑海里回荡起一首诗歌:
我后悔在乡下那短短的时间里,没有好好和爷爷奶奶亲热亲热。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距,长期的分开,使我们的亲情淡漠了。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雪白的棉花铺成了一条长长的路,连到了家乡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