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马后记
从前,有一个善于识马的人叫伯乐。他的年岁越来越大了,国王担心他老了,行动不便,就对他说:“你能不能在你的后代中举荐一个继承人呢?”伯乐说:“一般的好马,看外貌、骨架就成了,但宝马却没有一定的模样,奔跑起来飞快,看不见尘土,也找不到脚印。我的子孙都没有出众的才干,识别一般的好马还成,而要寻千里马就不成了。我有一个担柴挑菜的朋友,他虽然比我年轻,但识马的本领一点儿也不比我差,就请他来替你找马吧。”
国王很快就把伯乐的朋友召来了,并且派他出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之后,这位朋友回来了,对国王说:“我已经找到一匹千里马。”国王问道:“那是一匹什么样子的马呢?”朋友说:“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国王立刻派人去牵那匹马,可是到地方一看,原来是一匹黑色的公马。国王很不高兴,把伯乐叫来说:“真糟糕,你的那个朋友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还怎么能识别马的好坏呢?”伯乐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朋友的技术竟然高超到了这样的程度,他识别马的本领何止超过了我千万倍,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啊!他看到的是马的精髓,而忽略了它的外表;他看到的是马的内在的东西,而忘掉了它的外形。他只看他应该看的,而没有在意其它的;他一心只发现他需要的,而遗漏了不需要的。像他这样识别马的本领,已经大大超过了找到一匹千里马的价值了。”
后来,那人把那匹马牵来一看,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特别提示】
故事告诉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抓住主流、抓住本质。要找千里马,只要它能日行千里,对它的其他特征不要过分追究。
参考材料:伯乐,相传古代善于相马的人,认为相马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1.
伯乐推荐了一个什么人替国王找马?这个人用三个月找到了一匹什么样的马?
2.
为什么伯乐的那位朋友连马的颜色和性别都没说对,但却找到了千里马呢?
3.
为什么说伯乐的那位朋友识马的本领大大超过了找到千里马的价值?
4.
你对伯乐的朋友识马的本领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