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这样一处地方,与我们朝夕相见,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陪伴了我们的岁月,——无庸置疑,是我们的教室。 我们的教室位于学校南面的教学楼,跟随南面的小楼梯或东面的大楼梯走上第四层便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教室左侧右侧各有一条约一米半虎的走廊,左侧是校园广场,右侧是居民楼。我们的教室相对其他楼的教室较小,既没有它们...
有这样一处地方,与我们朝夕相见,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陪伴了我们的岁月,——无庸置疑,是我们的教室。
我们的教室位于学校南面的教学楼,跟随南面的小楼梯或东面的大楼梯走上第四层便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教室左侧右侧各有一条约一米半虎的走廊,左侧是校园广场,右侧是居民楼。我们的教室相对其他楼的教室较小,既没有它们那样宽敞,也没有它们那样舒适,但我们的教室整洁有序,明亮温暖。从教室外面看进来,教室有四个长约1.7米,宽约1.6米的玻璃,像水晶一样干净无暇,明亮透澈,竟能倒映出各种事物的影儿;教室还有四扇铁门,半透银灰色的,四个角只是有时不大灵巧,总“吱呀吱呀”的发出声响。教室门口还有学校新安装的智能电子屏,看起很高级。
从前门走进教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长方体讲台,长宽约是14米,05米。讲台的左侧是一块长约2.5米宽1.1米的墨绿色黑板,它在我们的日常学生习中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黑板左侧是班级公共栏,内容大致是每周一更新,在没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它是“新闻”报道板,是我们一个信息获取渠道。黑板右侧是白色立式空调。空调右侧的墙架起一个用于积累小黑板,取名“悟得亭”。这块小黑板周围有许多花花草草,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的感觉。讲台的右侧是整齐排列的桌椅,有七列,每列名六或七位同学这是我们教室的主体。
从讲台走到教室最后边,正对面是一块同黑板相似的黑板报上面钉着名式各样,图案不一,五彩斑斓的图画。左侧仍是空调,空调后边是后门,右侧同样是后门。
在我们的教室里的墙身上,贴满了振有人心的名言警句或是学习标语,犹如一位位在身边的老师。
我们的教室仅仅只是诺大校园的一间它本是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但因我们的存在,它便得不一般了。每间教室就像大蚁巢中的一间巢穴,我们像蚁蚁一样日复一日地辛勤学习,为更好建造蚁巢不断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