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近翻起2010年~2011学生的随笔集,一本是张文欣的随笔集,一本是梁钰嫦随笔集,还有203班的优秀随笔集合本。一篇篇随性文笔,率真文字,那个时候班级里,每周3篇随笔起步,互相比赛谁写得多,谁写得好;还记得那一个个熟悉的声影,张文欣、韩吉、何天骄、谭洁茹、梁钰嫦~~~~今天偶尔在韩吉的qq空间,看...
NO.22
清明时节雨纷纷
经过一路的舟军劳顿,随着车窗外景色的更替,由高楼大夏到高速公路,再到平房的店铺,接着又是一段夹山的高速公路,慢慢地,郁郁葱葱的山。哦,是山的气息,是绿的气息—我们进入了一个近镇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抬头满眼是绿的仙镜,就是我的“最”古老的乡下。
难得回来一次,我夸张地用力呼吸着清甜的空气,夹着一丝“山”的味道,很甜,又像薄荷的味儿,好享受啊~,比我更夸张的,是爸爸,一下车,他就奔到山底那小溪那,弯下腰,跨开腿,双手合十地捧起一股清水,就拍在脸上,伴着爽朗的笑声:“这水,喝下肚子也准保没事!哈哈—”
清明时节雨纷纷。
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我们用双手摭在头上,噼哩啪啦地跑进了祖屋。就像一只只雨中的草蜢。
祖屋里,亲戚们在嘘寒问暖,好热闹啊。—叔公在打招呼着,阿婶在和妈妈天高阔地聊着孩子的事,爸爸在与表叔、伯父们谈着楼价,哥哥和表哥调侃着NBA,姐与表姐、堂妹们嬉笑着娱乐新闻。坐了一趟车下来,晕车的我还没有适应过来,心闷神倦,与他们活泼跳跃的气氛格格不入。我便悄悄地坐在门槛上。门槛的木板像被打湿了,坐上去,好清凉呀~。
那条清澈的小溪由山上流下,被丛丛树林遮掩着地流过我们的祖屋前,滋润着起起伏伏,广阔的稻田—此时还是绿油油的一片。烟(不知是不是炊烟还是眼花)的互相缠着。那些若胭脂粉似的雨,落在你跨又似卧着的半月似的桥上—那是爸爸和叔伯们筹钱新建的,看起来有着乡村独一无二的时代味。
如烟似雾,雨丝落在初绿的树芽上。让人看起来仿佛一切一切都重生了,都吐露出希望来。
一滴雨水顺着屋檐的一块残破瓦片坠落下来,溅在我的额头上。
看着这诗情画意的乡下,我的累倦像一下子逃走了,呵,难得在清明假期回来一次乡下,真舒服—乡下与城市的感觉就是不同!
清明时节,雨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