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巧集腋 >> 写作经验 >> 内容

初中生常见记叙文作文范例

时间:2018/2/6 13:52:04 点击:

  核心提示:仔细反思揣摩下面几个文章体现的特点:1、常见的作文结构尤其是写一件事的纵式结构的作文要注重起承转合结构(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也可以学习一些横式结构的文章,建议1-3-...

仔细反思揣摩下面几个文章体现的特点:

    常见的作文结构尤其是写一件事的纵式结构的作文要注重起承转合结构(起:开头;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  

   也可以学习一些横式结构的文章,建议1-3-1结构,就是一个开头,中间三个并列但不同角度的事件,可以按事件排列,也可以按逻辑排列) ,再加一个结尾。这种作文可以把大作文变小作文,平时多写几个小片段,根据不同的主题,就可以进行自由拼合。

      关注重点情节的细节描写(放大重点)细节包括自然或社会环境,人物动作神态等,让文章更丰富一些  

1、注意虚实结合,让文章更富有深意。实,就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虚,指的是与此相关的回忆、背景、联想、想象(如阳光,既可以是眼前的阳光,又可以是温暖延伸出来的关爱等),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等   

      2、标点符号的巧妙使用,让人物会想会说   

     3、反复点题(有时实物点就是用和题目相关的字词点,有时曲折点,让文章结构更紧凑 (开头、中间、结尾)

   4、  体会一些优美或特别的开头结尾,体会一些富有深度提升主题的句子。

 

建议:1、多读多背几篇可以借鉴、改造的文章(注意,不是死背),

          2、学会“偷“”:结构可以偷、美词美句可以偷

          3、学会动笔改造一些文章,把自己写过的文章事例放进去

       4、自己要积累几篇属于自己的好作文:家庭、学校、同学、友情、成长的;关爱的,成功的,挫折的、拼搏的

 

课文借鉴

一、紫藤萝瀑布.宗璞 (纵式结构)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承)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朵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10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转)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合))

 

同学作文借鉴

二、信念,使花儿灿烂(纵式结构)

    校园一座楼梯上搭着攀篱,是为那些攀藤植物准备的。可是你看他们:枯败的枝条,久延残喘的黄叶,似乎在向冬天举白旗。他们全都蜷缩着,瑟缩着。哼,真没骨气!我愤愤地想着,匆匆下楼去。(起)

   春孩子推推壤壤地送走了冬爷爷,在天地间泼洒着快乐的春雨的种子。

    在朦胧细雨间,一切都看不真切了。仿佛中,我似乎看到了那藤竟抽出了新芽。我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幻觉罢了。

几天后,万里无云。尚未走进楼梯,已感觉到一股绿气遮蔽了我的眼。天哪,那是它吗?藤蔓依旧纤细,但却有了一股向上的力量,生的力量。叶芽苞儿渐藏着,那是浅绿;叶子笑着,抖落星星点点细碎阳光,那是嫩绿;叶藤攀着,它咬着牙,直盯着那傲人的顶端,那是墨绿,我静静地注视着,听着他的脉动,它说:我要长的,我一定能开出繁盛的花!我依依不舍地下楼梯,心里荡漾着感动。

    下午却突然电闪雷鸣,乌云压天,紧接着就是暴风骤雨,那阵势似要摧毁世界万物,我在教室里不停向外张望,大概,它们不能熬过这一劫了吧。(承)

次日正午,我急匆匆地跑向楼梯,却被眼前那幕惊呆了,那,那是花吗?我拼命瞪大眼睛,是的,那是花,是它们历练风雨成功的果实!藤依旧纤细,它虽然不能承担风雨,却能承担一树繁华!因为是它的信念,它的理想,它的灵魂!花儿摇拽着,粉嫩粉嫩地展示着生命的美丽。阳光下,有不屈的叶,有微笑的花,还有热泪盈眶的我。(转)

    藤有了信念,终究开出动人的花。那么人若有了信念,就应该不懈奋斗,朝着理想不断前进。

朋友们,请在心中播下信念的种子,扎下理想的根。让我们一起努力,开出心灵之花!(合)

 

三、心中的彩虹(纵式结构)

彩虹出现风雨后,成功来自磨难中。(定位。)这句话我体会最深。 (引出下文。)

“二测”后,走出教室,天一下变得昏暗起来,阵阵狂风刮得树叶沙沙直响,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尘土,顷刻间,暴雨如倾盆般下了起来,砸在头上,竟是那样的痛。(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其实是我的心在痛,一向自命不凡的我忽然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绝对少根筋,两次大考都没及格。同学的眼神,爸妈的询问,老师的催促,我如惊弓之鸟,不知呆在哪儿才好。有时躲在屋里骂自己笨,骂发明数学的人可恨,有时又常常在窗前看看外面的东西,极想把又酸又臭的心情蒸发掉。

我家马路对面是一所聋哑学校,除了学生有些“特殊”,与其他的学校没什么两样。每次看到聋哑孩子牵着盲孩子的手过马路,盲孩子有“说”有“笑”讲着什么,我的眼睛便开始发酸,也许只有弱者才会真正同情弱者,我们都是弱者,只是“弱”的地方不同罢了。

雨过风停的操场上,聋哑班的孩子在上体育课,他们一圈一圈地跑着,绝没有我们上体育课时的唧唧喳喳。我暗想,他们这样跑,有什么意思呢?即使他们变得很健壮,大自然那美妙的声色之窗也是向他们关上的。后来,他们拔河,两组人拽那根大绳子,没有呐喊的声音,可他们的表情、动作告诉我:他们很努力!我没看出谁赢了,随即便有一组人跳了起来,他们跳跃着,互相拍打着,脸上是发自内心喜悦的笑容。

我突然意识到:弱者发不出这样的笑,这是强者的笑,是成功者的笑!

好像童话一般,刚刚还乌云密布的天空,霎时变得明朗起来,一道绚丽多姿的彩虹,在阳光的照耀下,给每个孩子都罩上一圈七彩光晕,好美!

生命没有为他们带来完美,但他们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心窗,让阳光洒了进去,让欢笑洒了进去!

我站在窗口,看得如痴如醉,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翻风雨的磨难。但风雨过后,肯定有胜利的彩虹,风雨越大、越猛,彩虹的美就越绚丽、越壮观。

试着走进风雨,去寻找心中的彩虹,一定会重新找到自我。(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中心。) 我随即把桌上写满忧郁诗句的纸揉成团儿丢进了废纸篓,连同一度黯淡的心情。(细节描写。)

●●●[点评]文章侧重于通过具体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理历程的成长,感情真挚动人

 

四、我从下棋那里学到的(横式结构)

我要说的“棋”不是象棋,不是围棋,也不是五子棋。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棋啊,我要说的是跳棋。你也许会问:能从跳棋里学到些什么呢?棋技吗?对,棋技,而且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点题,定位。)

帮助别人

我和妈妈下棋时,妈妈总是忙着做些什么,她会说“帮妈摆摆”。我开始很不乐意,因为自己的棋就应该自己摆,为什么总是让我帮,更何况妈妈手头的活也可以放下的。心里虽有怨气,但慢慢的我习惯了,下棋前我总先帮妈妈摆好。一次,妈妈说:“总算可以自觉地帮妈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故意的,故意让我学着帮她,不,她是故意让我学会帮助别人。

实事求是

我和妈妈下棋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走法。有时妈妈会说:“你先走,记着走了几步,我先看看水开了没有,回来再补。”发生这种事,我是求之不得的,我会悄悄地多走几步,等妈妈回来,我总是虚报,最后肯定是我赢。我会高高兴兴地上蹦下跳,可妈妈说“其实是你输了,你走了六步而我只走了四步,其实你还输我一步哩。”她怎么知道我多走了几步呢?我真纳闷,但我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肯定是我当时的表情露馅了,妈妈她一定看到了,孩子怎样瞒得了母亲呢?所谓知子莫如母呀!我怕再出现这种尴尬情况,让自己下不了台,以后再也不敢“虚报”了,即使现在也是如此。“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深有体会。

学会宽容

在下棋的过程中,我总是一步不让,最后导致我和妈妈的棋统统“梗死”。可是,有时候妈妈一步棋就能让整盘棋“复活”过来,那便是妈妈向后走一步。她会随便说句:“撞墙的事有时候也是可以避免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棋盘上我似乎得到了好处,但在心里我是亏欠的,妈妈说的那可是真理啊!

虽然盘盘棋都是我赢,但在道理上妈妈盘盘赢,最后真不知谁赢谁输。我从下棋中学到的,也许正是妈妈想要我明白的,虽琐碎但经典。 (照应,深化。)

●●●[点评]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1、构思巧妙。用串珠式结构把三个小故事串在一起,寓教育于下棋中,不知是他妙还是他母亲妙?2、文章平实质朴,却包含深刻道理,这是上乘的写法。

 

五、  (纵式+横式结构)

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简评: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感受,审题准确,入题简洁明快。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芭蕾舞明星。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系上粉红色的芭蕾舞鞋,然后,站在我梦寐以求的舞台上,用脚尖轻轻地点着大地,慢慢地旋转,旋转……

终于这美好的机会眷顾了我,凭着我的潜质和热情,我被允许插班到芭蕾舞三级表演班。我的明星旅程由此开始。(简评:“由此开始”,紧扣题意。

这是我第一天来到这个硕大无朋的练习房。推开练功房门,一看:四周全是镜子,好美!半开着的玻璃窗,阳光从外面洒进来,金灿灿的,仿佛是我的梦想在灿烂地闪耀。我换好我心爱的舞鞋,进入了这个“梦想”的练功房。

“下腰!下腰!你怎么总比别人高出一截?”老师的又一声呵斥使我明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万事都会有开端,只不过我的开端很苦。(简评:细节描写,紧扣题意。)

“往下压,坚持住!”为了让我压好腿,老师干脆坐在我的腿上,把我的腿使劲往下压,他又扳正了我的身体,使我面向前腿,我与撕裂般的疼痛抗衡着。我忍住泪不哭,因为我明白:万事皆有开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简评:细节描写,紧扣题意;心理描写,点明题旨。)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老师欣慰地告诉我:“你可以立脚尖了。”我终于换上了那粉粉的脚尖鞋。顿时,心里一阵激动,但这激动很快又被失落替代,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铺在了我面前。

我镇定地握住了把杆,挺胸,收腹,提气;我慢慢地拱出脚背,立起脚尖,好痛!我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简评:“这只是一个开始”,再扣题意。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重复着这个枯燥的动作;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依旧在练。终于,我忍不住了,“疼!”我叫了出来。此时,我早已汗流浃背,感到全身毛孔都在胀大,额头上的汗珠更是不停地往外溢,脸上早已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泪水了,只觉得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往外溢。我知道,我的脚长得很不符合跳芭蕾舞的要求,但我会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因为我坚信:开端的痛苦一定会换来成功的甜美! (简评:抒发感情,再次点明题旨。

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终于我被“伯乐”发现,成为芭蕾独舞表演的最佳人选。

为了练好舞,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每次练完后,我可以把腿放到别人放不到的地方去,那种舒展的感觉是旁人难以感受到的。

舞台上,美丽的七彩灯光汇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快乐地舞着,我是一个用脚尖舞不停的小公主。最后一个漂亮的谢幕,博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我,成功了!

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的开始也蕴藏着一种甜美……

(简评:首尾照应,一唱三叹;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在文章收尾时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不仅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还能给评卷老师以紧扣文题,一目了然之感。

 〔总评〕

 “开端”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命题,因此,有内容可写,但要想写得好,并非易事。因为就“开端”写“开端”没有意义,关键是要在文中表达出考生自己对“开端”的独到的认识,这就是命题者设计此题的初衷。

  “本文小作者采用记叙文的写法,通过叙述自己的芭蕾舞训练的过程,得出了自己的独到认识“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永远都不放弃的精神,那苦涩的开始也蕴藏着一种甜美……”。审题准确,入题简洁明快,文章开头扣题,中间点题,末尾化题,一环紧扣一环,前后呼应,首尾圆合,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如何做到“扣题而作,突出中心”,这篇中考优秀作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范例。

 

下面的文章,请自己分析是纵式还是横式结构,如果是纵式,请找出他们的起承转合。

六、战胜自己

  古人说,“初生之牛不畏虎”,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虽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可面对那些坑坑石石们依然想的是避开,看着那些七八岁的孩子个个从那上面跳过,跃过,我就一阵脸红。我真是如此不堪吗?小小的坑,小小的沙石,我竟不敢越过它,我竟在它面前却步……

  一阵风吹来,我身旁的一株树晃动了几下,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无能。我无言……

  这时我看见一片树叶飘下,我凝视着它,想看看这嘲笑我的家伙能如何,那么巧,脚下一只蚂蚁爬过,似乎是在觅食;那么巧,那片叶子竟死死地盖在了蚂蚁的身上。我俯下身来,打算为蚂蚁拨开这恼人的叶子,然而,突然的一股冲动使我停止了我的动作,我倒想看看这米粒般的生命是如何抗拒,如何战胜这无异于大网的叶子的束缚的,魔念在我心头滋生了……

  然而我又失望了,我看不透树叶包裹下蚂蚁的动作,只是看着叶子缓缓地移动着,一点一点。我又看到了那小小的脑袋,小小的身体,那是怎样一个倔强的生命啊,即使困难笼罩,也要拼尽全力去克服。这不正是我所欠缺的吗?此时,阳光从树叶的间隙间透过,正照在那黑黑的小脑袋上,散发着点点光辉。阳光下,我的心也突然明朗了,好像心中多了一些东西。我突然想起了避过的那些坑坑石石,我迅速跑回了那里。坑仍是坑,石仍是石,然而此时的我已是不同。我高高地跃起,轻轻地落下,并不管是否会踩到泥泞,溅湿自己的衣服。正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古人云:胜人者力,胜已者强。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这便是“强”。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攀山石,越山涧,莫不敢为”,又是一阵风,树叶欢快地摇曳着,似乎也在祝贺我战胜自我,重获新生……

 

七、从那一刻开始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佛山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八、不走寻常路

早春的一个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写着作业。那一道道数学题似乎特别考验你的思维。我绞尽脑汁,用繁琐的方法终于解出了最后一道,于是去洗手间洗把脸,让我高速运转的大脑清醒一下。

刚走到水槽边,我忽然看到一个绿点在大理石台面的缝隙中。仔细一看,我惊得差点叫出声来,那居然是一棵小苗。两片新叶从缝中探出好奇的脑袋,就这么嫩绿嫩绿的,似乎在打量着这个世界。我纳闷,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呢?它的茎斜斜地钻出,努力地向上伸着,托起那两片小小的叶,根呢,一准是伸入缝中,汲取那微薄的养料。

我不禁闭上双眼,想象着,想象着,那会是一个怎样不寻常的过程啊!一颗种子,那一定是一颗桀骜不驯的种子,它不愿跟从其他种子,而是乘着风,借着水,来到了这个小小的缝隙里,靠着水槽边不慎洒下的水珠,生根,发芽。它也许后悔过,后悔没有和其他同伴一起走那条寻常路,但它坚持下来了,终于在不寻常的地方绽出新绿,展现出不寻常的风采。睁开眼,那株小苗毅然安静地立在那里,用那双绿色的“眼睛”,告诉我些什么。我突然想到了,立马回到房间。呵,不是吗?小小的种子尚且如此,我为什么不可以试着用不寻常的方法思考一下这道题目呢?

十分钟后,我笑着走出了房间。“你怎么这么开心?”妈妈问。我笑了笑,没有回答。没错,一个奇妙的解法让我“搞定”了那道看似繁琐的几何题,而这个不寻常解法的灵感,便来自那水槽缝中的小苗。

第二天,我在课上说出这个解法时,数学老师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嗯,这个解法很不一般,步骤也比较简便,好的!”看着老师赞许的眼神,我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那棵小苗,浮现出它所告诉我的,对,就是那五个字:不走寻常路!教室外的阳光洒进来,我不禁笑了,因为那种精神;而那缝隙中的一点绿色,也早已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

 

作者:不详 来源:张老师改编
  • 你对张老师作文网的看法是
  • 一般
  • 很差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我爱写作文(www.myzw.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zwily@163.com 京ICP备2022033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