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涓滴汇流 >> 成长思念 >> 内容

2013~2014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远去的声音》优秀作文赏析(4)

时间:2014/5/30 21:35:10 点击:

  核心提示:文题分析:文题里有两个关键词“声音”和“远去”,审题时要细致把握。  “声音”的主体来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应该是给成长中的“我”带来某种影响的人或事,但载体一定是“声音”。体裁上适宜写成记叙文,...

 

   ③远去的声音  311 周彤欣

有一种声音维系着人的根本,有一种声音不能让它远去,那便是——永远的乡音。

亲近

岭南的夏天,少不了顽皮的雨点,柔和的雨中,索绕着南粤的音韵,撑一把小伞,踩在小水洼,蹦着,跳着;奶奶紧紧跟在后面,轻声呢喃,“落雨大~~水浸街”,她唱着,我则在一旁听着,“落雨大~水浸街~”,稚嫩的童声,如轻快的雨点,跳跃者,奶奶慈祥的脸上,皱纹愉快的卷曲着,如水洼中溅起的涟漪一般可爱。

唱着,走着,在朦胧的雨中被一阵熟悉的温暖包裹着,那是我与这乡音的亲近。

远去

习惯了流行音乐充斥的世界,习惯了以打字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熟悉的乡音似乎也在慢慢离我远去。

手边的电话铃响,一把抄起,不耐烦的听着,“谁?”“孙女,怎么这么久没打电话!”,那头原来是奶奶,我夹着电话,敲击键盘的手却仍不知停歇,“哦!有什么事吗?”我不耐烦的嚷着。“没什么,只是想你想听听你的声音。”我心不在焉的随口附和着,心中却只牵挂着眼前的的游戏与聊天,“唉,你啊!转眼间长这么大了,开始不听我这个老太婆的话了,还记得你小时候我便教你唱歌吗?——你,还会吗?唉,算了!不记得也罢”,我敲击键盘的手慢慢停了下来,脑中“嗡”的一声,还记得吗?我在记忆中找找寻寻。在一个昏暗的角落里,我看见它结的蛛丝,落着灰尘,口中却难以启齿。

是什么,让我内心这曾熟悉的声音远去了,是内心的浮躁,还是对家乡的忽视。

重拾

拼凑着脑海中的记忆,追不着那远去的声音。渐渐的,似乎又回到了那里——青石板,小雨滴,“落雨大~~水浸街”,我又想起了,想起了那南粤的余韵,想起了这片土地上文化的积淀。雨声,歌声,我再次被那远去的声音拥抱,再次与它亲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我知道这乡音是根,乡音是本,乡音是情,是对乡土最深沉的爱。

人不能忘本,我紧握着乡音的臂膀,我不能让它远去,也不会让它远去。

想到此处,我拿起了手中的电话……

作者:不详 来源:学生原创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我爱写作文(www.myzw.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zwily@163.com 京ICP备2022033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