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美好书屋
苍橙翠竹围书屋,不向人间说断肠。这句诗描绘的正是我心中的美好书屋——九江吴家大院读书驿站。
绿树环绕着这个小小驿站,从天空俯视,犹如碧海波涛中荡着一枚青螺。驿站周围的道路遍植大树,郁郁葱葱,翠帆张张,碧影重重,隐隐还飘来玉兰花的香味,芬芳馥郁,馨熏陶然。道路对面是连片的池塘,农家饲养渔区的池塘上开着为鱼儿增添氧气的机器,令每一方池塘上都有一股小型喷泉,阳光灿烂时池塘上方还会偶现彩虹,把驿站点缀得如爱丽丝梦游的小仙境。
我还没踏进读书驿站,只是靠近它旁侧的道路,一头的燥热、满身的烦嚣都被这翠浪碧波、清芬雅息、天光幻影慢慢冲刷干净,走在这道路上,心里缓缓生起一种朝圣之情——读书驿站是我心目中神圣的地方,容不得喧嚣。
你瞧,和我一样走在这“朝圣”之路上的人们:背着双肩书包的青年、牵着小娃娃的妈妈、戴上老花镜的老人,来到这条路上都屏息敛声、轻声慢步、目光清明,无论年龄几何,每个人脸上都呈现着宁静圣洁的光芒、每个人的眼里都流露安详平静的情绪。即使是陌生的面孔,来到吴家大院读书驿站门前,都会用盈盈的笑眼互看对方、微微的点头致以问候——“行歌樵互答,醉卧客忘归。 安得依书屋,开窗碧四围”,这情景让我想起唐寅的诗句,这来往的读书人不就似诗句中的“行歌樵互答”吗?看来这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也是大家心里最美最宁静的地方。
坐到驿站里,敞亮的窗户迎来窗外的翠云,一片片绿叶在阳光下闪着光、摇着风,招着云。窗下就是自习的座位,常见青年在这占位自习,无论身边走过多少人,他们都凝神在自己桌面的书本里,或写写记记或皱眉思考,不会因过路人的干扰而分心。在我看来,这就是书屋的魅力之一——它能让人坚定心智、凝神静读。
排排书架、卷卷书本、张张扉页,是我最爱之处。手捧一卷,站立半晌,走进书海:柳建伟的磅礴、阿来的空灵、徐贵祥的凝重、戴建业的潇洒、迟子建的博达、刘慈欣的神秘,一书一世界,一页一波澜,一册一人生,一卷一灵魂。尽管我行不足千里、足不及四洲,却能在这书页中思接千载、足履八荒,一位位出色的作家用他们的精彩人生、用他们的笔墨给我展示了不可触及的过往、难以估测的未来、自当珍惜的现在,在九江吴家大院读书驿站里看书,就是在和许多高贵的灵魂对话。
九江吴家大院读书驿站,它典雅的形象、丰富的典藏、静谧的氛围,成为我心中最美的农家书屋,“我生天与山林相,不羡人间富贵花。 折得幽芳顿何许,纸窗书屋伴煎茶。”这是我心中最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