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一口香茗,翻开一卷唐诗,细嗅墨香四溢,柔软的指腹轻缓地滑过每一个字迹,千年的蒹葭上发出一股醇香,细品盛唐,此一瞬,已是永恒——题记
阅读流传千里已久的唐诗,如仰望那雪山之巅的雪莲,几欲绽放的花朵,色泽鲜艳,夺人心魄。唐诗之巅,霞光万道!不禁感叹:唐朝诗人饮一杯浊酒,笔墨一挥,便是半个盛唐啊!
阅读唐诗的日子里,好似望见多情的李白,着一袭青袍,脸色微红地在月下花间漫步,笔走龙蛇,于是便有了一代代豪情满怀的后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千年一叹,又仿佛看见少年多才的王勃在酒醒之后,展纸挥毫,泼墨成章,于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便流传至今。
历史的脚步,涌动的是大唐帝国亘古不变的豪迈,一片馨香矢志不渝地氤氲着那片歌舞升平,霓裳绮丽的烟柳繁华之地。
只可惜啊,那一朵令人如痴如醉,神往心醉的奇葩啊,难以再次盛开!
只能放慢追逐的脚步,一次次手捧唐诗熟读三百首,一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便如窥见花之素雅,一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便如感花之纯洁;那“回头一笑百媚生,宫中粉黛无颜色”便换来华枝抚媚;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便能让人一闭眼,便能看到那花中妖娆;高声吟诵“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便如花枝也独俏。轻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如见花之屹立守望。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似乎听到老杜挥墨掷笔之忧国忧民之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看到一位放白鹿于青崖间的旅者,仰天大笑出门去,抛弃了为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荣华富贵,自在的旅行在大好河山之中,吟出一首首让后人仰视的诗篇——大小李杜,诗仙鬼圣,豪迈地饮一壶酒旗风啊,就能点亮满城的月光;一颦一笑一唱一叹间,便能留下流传千年的诗篇啊!
轻轻一转,走进古色古香的文化阁楼,看烽火如炬,狼烟四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同大观园里的繁花似锦。唐诗之花,汲取了历史的玉露琼浆,沐浴了唐人的良知正气,溶解了金玉而化为舍利啊!
唐诗有魂啊!那是文化之魂,民族之魄!站在世纪的长河上,再次倾听大唐的号角,感触花开枝叶的颤动,重拾尘封千年的萦绕,摘一朵还微微濡湿的花蕊,阅一卷如花的诗章,看那以蓝天为笔,沾着月光而写的书卷,回望千年,看那在山之巅花开屹立千年!唐诗的高度啊,怎能不让我们仰望!
与唐诗相伴的日子啊,点点滴滴,都成为我心目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光彩!每一句都凝聚着诗人的灵性,每一句都进行那一个时代的风景,融入进永远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灵魂,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