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原文)
当视觉模糊了的时候,我只看到一个轮廓,当思想模糊了的时候,我只记得一个背影。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永远抹不去的背影,它是母亲转身出去掩上门的一刹那。
她总是要去上夜班,半夜里起来,总习惯看看熟睡的儿子。朦胧中,只听见她,轻手轻脚地踩将过来,掖一掖被角,压一压被褥。然后是她站立在床边的沉默,我知道,这是看几眼儿子睡时的姿态,认为满意了,再轻轻地倒退着走出去,轻轻地带上房门,不发出一点声响。儿子全都看在眼里,为了让妈妈放心地去上班,不再牵挂自己,他睡得很“正确”,一点没有乱,从他细微的眼睑中望出去,借着窗外反射进来的淡淡的夜光,看到的是妈妈模糊的影子。转过去,不见了,最后听到下面一声大门关闭的声音,儿子知道那是妈妈上夜班去了。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我会说我最要想起的是母亲的影子。循着石块堆砌成的围墙,默默地顺着墙根走,没有妈妈,但以往她是在这里的呀。只要她空着的时候,总能在这里找到她的,最多也不会走出这附近的一点地方。碎石砌成的围墙里透出草和泥土的声息,我不知道现在闻起来叫做清香的味那时为什么没有觉得是一种享受,而只是平添了几分寂寞和惆怅,墙头探出各种花草和树的影子,唯独没有妈妈的笑容。亲切,不在这里;幸福,没有觅到。最希望看到妈妈的背影突然出现在前方,最盼望妈妈走过来,叫一声,说:“你怎么找到这里来啦?”最好还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即使没有表扬也快乐,因为妈妈从来没有批评,哪怕是嗔怪,也是暖洋洋的,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喜欢感受妈妈的爱意。但没有她的背影。站在路的这一头,望着那一个长长的尽头,有石砌的墙,有狭窄的通道,有坑洼的石板路,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眼里是祈盼,心里是无助的孤独。(虽然描写不错,但是这一段究竟和母亲关门而去有什么关联?没讲清楚)
走过一程,才知道父母给孩子的也是一个背影。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但他找不到我,他始终只看到我的一个背影,一个看似漠不关心的背影。
等他长大后,他会知道这个背影里包藏着一个莫大的爱字。
背影(修改稿)
当视觉模糊了的时候,我只看到一个轮廓,当思想模糊了的时候,我只记得一个背影。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永远抹不去的背影。
她总是要去上夜班,半夜里起来,总习惯看看熟睡的儿子。朦胧中,只听见她,轻手轻脚地踩将过来,掖一掖被角,压一压被褥。然后是她站立在床边的沉默,我知道,这是她再凝视儿子睡时的姿态!又是一阵脚步声,一定是她轻轻地倒退着走出去,轻轻地带上房门,不发出一点声响。你以为这一切都是无声无息吗?儿子可都全都看在眼里啊——多少次,为了让妈妈放心地去上班,不再牵挂自己,他睡得很“正确”,一点没有乱,从他细微的眼睑中望出去,借着窗外反射进来的淡淡的夜光,看到的是妈妈模糊的影子。转过去,不见了,最后留下的是沉闷的一道大门关闭的声音,却又如此悠远绵长,撞击我的心灵!我知道,在夜色中,一定还有她孤独寂寞前行的背影。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天开始发白,循着发白的围墙,默默地顺着墙根走,顺着妈妈离去的痕迹,我继续寻觅她的背影。路边的雾水,还透出草和泥土的声息,妈妈的背影突然出现在前方的拐角,最盼望妈妈一个转身,叫一声,说:“你怎么找到这里来啦?”最好还能得到妈妈的表扬。妈妈从来没有批评,哪怕是嗔怪,也是暖洋洋的,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喜欢感受妈妈的爱意。站在路的这一头,望着那一个长长的尽头,坑洼的路,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眼里是祈盼。(这样修改后,可以和第二段划线句产生前后关联)
走过一程,才知道母亲给孩子的是不只是一个背影。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
渐渐的长大,我逐渐明白,这个背影里还包藏着一个莫大的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