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前面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重新养育一些东西的感觉,真好。 ——题记
亲爱的读者,在你的认知里,什么会比蹦极惊悚?生死更难舍?设计一个别人答不出的问题更烧脑?解答这个问题更难呢?《一个人的朝圣》告诉我,是把一个脚放到另一只前面的微小动作。
那封改变了一切的信,是星期二寄到的。
翻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哈罗德,不就是我们自己么?
我不相信偶然成功,正如哈罗德一般。
87天,627英里,哈罗德凭借一个信念:只要继续走,得了癌症的奎妮,就可以活下去。是信念,信念成就了哈罗德!谁能想象到一个60岁的老人完成了跨越整个英格兰的任务?亲爱的读者,你是否尝试过凭借一个信念创造一次成功呢?我想,你可以,放手一搏!你知道血战钢锯岭吗?二战时期的一个美国士兵凭借一个信念,一个人救出了无数个伤员。你知道中国在建青藏铁路时受到多少外人的嘲讽吗?中国兵们凭借一个为国争光的信念,他们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你知道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吗?他们凭借一个活下去的信念,与病魔抗争。每一个人都有信念,小到跑步都需要一个坚持的动力。亲爱的读者,如果就连向前进的动力也没有,如何踏上这条荆棘之路?任何人都有机会成功,他属于每一个有信念的人。若是每个人都漫无目的,成功在这世上还会存在么?
我不相信完美,正如哈罗德一般。
哈罗德不像电视剧中的男主角,不能在工作和家庭上都充当一个完美角色。从童年的不完整和成年的失子之痛,他有太多愚蠢的时候了,错误的选择后,更是束手无策。亲爱的读者,我想,我们太需要安静了,需要安静的那一刻,回想我们曾经干过的疯狂傻事。我们太需要思考了,需要思考如何把生活变得更好。是,我们的一生犯下太多太多的错误,但我们都不应该相信完美,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切可以改变,相信只要我们以行动表达忏悔,就可以把糟糕的生活,糟糕的关系,糟糕的工作变得更好。或许我们曾像哈罗德一样,在儿子坠海遇险时仍在解鞋带,像莫琳一样,在儿子逝世后只会责怪哈罗德不曾给儿子父爱,像戴维一样,不曾与父亲主动交流。但如果我们可以像哈罗德,像莫琳一样,在安静的那一刻,独自沉思,重新养育这一切呢?纵使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最起码,我们有直面错误的勇气。
我不相信在人生中有一直陪伴我的人,正如哈罗德一般。
人生的路,只能自己走。我相信哈罗德也有同样的感受。即使在路上遇到成群结队的“朝圣者”,穿着齐一色的团服说要和哈罗德一起走到贝里克,但哈罗德为了实现诺言,又不得不与团队分开,最终一个人到达贝里克。即使同样的目标,又怎样?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人呐,也有不同对事物的执着程度,不同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不同的态度和性格。或许我们目标相同,但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你我需要为此付出不同的努力,走不同的路,又或是因为不同的背景,需要一个人绕路通行。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许我们最后都成功了,但却用不同的方式到达了目标。若是说相遇,也只是过客罢了,谁又能与你一路肩并肩闯天下呢?或许曾有人与你冲锋陷阵,曾有人令你受益匪浅,那也都是人生的际遇,路上的困难,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战胜!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认为,蹦极、生死、数学题,不是这世上最难的,而是我们生活上一个小小的动作呢?这个动作印证了时间的逝去——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