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那些旖旎的岁月但屈指两风几时来,又道不尽流年暗中偷换。三千繁华东逝水,回忆如哪雪花般蹁跹,蓦然浮现。幼时,我与叔父共居。他视戏为己命,见不着那寸缕纤丝,听不着那悠扬戏腔,便浑身难受。而戏曲的落寞,亦让这痴情人叹道:“这老祖宗传承下的好东西,怎么说丢就丢了呢……”依稀记得xx街的西南,便有一处演绎牵丝...
那些旖旎的岁月 但屈指两风几时来,又道不尽流年暗中偷换。三千繁华东逝水,回忆如哪雪花般蹁跹,蓦然浮现。
幼时,我与叔父共居。他视戏为己命,见不着那寸缕纤丝,听不着那悠扬戏腔,便浑身难受。而戏曲的落寞,亦让这痴情人叹道:“这老祖宗传承下的好东西,怎么说丢就丢了呢……”
依稀记得xx街的西南,便有一处演绎牵丝戏的地方。我常随叔父同去,便也熟悉。仍记得-
落日的余晖褪尽晚霞最后一抹酡红,灯火幽微之际,三尺红棉台毯一铺,三两个棚头傀儡粉墨登场。无论在何处的人们,都会带来张小板登,驻足观看。
戏前,人们早已挑选好座位,丫头们坐在前排,叽叽喳喳,皆尽欢声笑语;看不见的,就坐在爷爷奶奶的肩头,两条腿在胸前晃荡,像得胜归来的将军一样。真可谓门庭若市。
“咿~呀”,随着银幕的散开,女角在叫板声中光荣亮相。霎时,世界仿佛陷入了安静,只得听见清脆的戏腔声。幕前人偶舞步阑珊,一呓一语,一犟一笑,似乎真沾染上几分伊人风情,拨动心弦。幕后戏角儿更是铆劲发挥——
纤柔白哲的双手宛若缠住流沙,变化无穷,舞得龙飞凤舞,一身功力皆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戏腔声愈发高昂,愈发婉转。台上娇娥更是皆尽风情,雀跃舞步中无不彰显着明媚娇艳。
从花木兰到杨家将,从卓文君到杜丽娘···回龙腔后,蓦然声散,曲终已,人未散。顷刻,响起了惊鸿的掌声与叫好。
现如今,牵丝戏这般技艺,却是不绝如缕。无人欣赏这宏伟国粹;无人在意圆润腔声中的嘶哑悲怆;已无人知晓,梁园的去处……大戏台已被水泥铺成了大马路,清脆悦耳的盘铃声也被立体环绕式音响所替代。
也许,无数位不知名的先辈在绝望中取出伴己一身的棚头傀儡,颤巍地扔进火炉,望着这雄雄烈焰舔过一身绮丽舞袖歌衫,燎尽椴木雕琢的细巧骨骼,燃尽这千古传承、昔日绝唱……
再度经过旧地,却早已物是人非。纵使人愁,纵使人怨,但却未曾忘却——
西风飒飒,桐叶萧萧。烟花水榭,月下思量,为伊消得人憔悴。
犹记得——
落花千雨,星落如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只叹彩云易散琉璃脆。
仍念及-
金戈铁马,百八十骑,风雪卷刃,挑灯看剑,气吞万里如虎。
花开为序,幕落为歌。近日,又知晓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讯息,心原上不由氤氲起欢欣喜悦。望向窗外,恍惚间,耳畔边似又响起那旖旎岁月中冠绝风华的戏腔声,又望见那被时光揉碎的阳光,透过细碎的梧桐树枝,越显伟岸的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