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涓滴汇流 >> 百味人生 >> 内容

少年农民侯金传奇(9)

时间:2008/12/13 9:36:30 点击:

  核心提示:中篇小说《少年农民侯金传奇》 汪 向 阳一 . 侯金家史话说明朝嘉靖28年,湖南巴陵县暴发大洪水,造成洞庭湖四周乡镇顿时一片汪洋。官府腐败无能,百姓惨遭祸殃.农家少年王水生算他命大,幸被一位善心的渔翁救起,送他几钱碎银让他上岸逃命他乡。可怜水生,家破人亡,举目无亲,孤苦零丁,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江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一晃又是七八年了,如今的侯金,已经成为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了。他不仅是个精通农业知识娴熟农物操作地地道道的农民,而且还是个能写会画还会吹喇叭多才多艺的人才。原来侯金虽然因故辍学回家务农,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停止读书,不当“不学亡术”之辈,干着“开卷有得”之事。凭他聪颖好学的天分,决心坚持自学加苦学,春华秋实,必有收获。他要学元末年代农民孩子王冕那样,立下雄心大志,刻苦学习,无钱购买纸笔,就以大地为纸,以树枝为笔,练书法,学绘画,写写画画,勤学苦练,他深深知道“功夫不负苦心人”的道理;正是因为王冕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终于练就一身本领,到洪武年间,被朱元璋皇帝聘以重任,授“恣议参军”。此外,侯金还是乡里小有名气的吹鼓手,凡是谁家有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们;他能以“偷气”的绝招,一口气把一支唢呐曲子吹完呢。

    话说侯金妈,孀居多年,操劳家务,不老先衰,积劳成疾,病体每况愈下,实令人叹惜。那年刚入冬,痼疾又加重,胸闷气短,咳喘不止,卧病不起,使致“昼不能做事,夜不能卧眠”,这可急坏了儿子侯金。邻人们七嘴八舌,这个说:“快请道士下马!”那个说:“快求菩萨显灵!”而侯金自有主张,他赶到纸坊镇街上,请来了远近闻名的“刘有余堂”大药店坐堂郎中人称“活华陀”的黄老夫子到家里为老母号脉治病。他坐在病榻前,先瞧瞧病人的舌苔,然后号脉,良久,方才言道:“舌苔赤而厚,脉象细而数,此乃血伤肾腑气伤肺,水土不济而伤心所致也;急需滋阴补肾,疏风清肺,平喘祛痰啊!”侯金急忙求道:“请示大夫,何以得治?”“哎呀!令尊之痼疾恐怕日月已久,病患非一日之寒哉!病医非一日之功矣!一要诚心,二要花费,三要达观;待老夫处以良方,可药到病除,不必过虑。”侯金见老郎中的处方上写着:冬虫夏草玖钱;灵芝草玖钱;西洋参玖钱;百部叁两;白及叁两;蛤蚧叁两;牡蛎五两;甘草五两;五味子五两。总共需配置玖拾玖付,一日一付,清水煎服,长期服用。侯金立即赶往药铺抓药,老药师在算盘上算了一会儿,方才开出药价:白银壹百玖拾玖两。“我的妈!这么昂贵?”侯金听后一惊。“贵?我们这是货真价实的稀少名贵药材!你瞧这西域雪山的虫草,东海普陀山的灵芝,郑和下西洋运回的洋参,均是昂贵的药材呀……”那药师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这回可难住家里一贫如洗的侯金了,怎么办?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头老牯牛了。回来后,在牛棚里,侯金摸着老牯的头,无奈地在它耳边耳语道:“老伙计!对不起!我真舍不得卖你,为了救我老母亲……”那老牯牛似乎理解小主人的苦衷,连忙“哞……!”地一声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侯金挑着一担柴,赶着老牯牛赶到五里界卖,后来,柴禾卖了一两多碎银子,而牯牛却因“牙口太老”卖不出好价钱。回来后,病榻上的侯金妈手打着哑语:“金儿!罢了,不卖牛了,妈的病不必治了……”。侯金连忙打着手语:“不!您儿一定设法将母亲大人的病治好,否则誓不为人!”当晚,他夜不成寐,忽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起身拿出笔墨写下了四句话:家传宝牛真是神,吃饱喝足能屙银;为医慈母肺火病,忍痛转卖救母命;另外又批:牛卖白银贰百两,还价免开尊贵口。次日清早,到牛棚又在老牯耳边央求道:“老伙计!今日就看你的神功啦!你要听从我的安排:一要先饿着你的肚子;二要屙光你屁股里的粑粑;三要忍住你屁股里的银子莫乱屙。”然后,侯金把昨日卖柴的碎银子塞进牛的肛门。老牯很听话,小主人的三个要求“哞……”地一口都答应了。于是,侯金带了两斤黄豆就牵着老牯上路了。
作者:向阳穷夫 来源:且听风吟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我爱写作文(www.myzw.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zwily@163.com 京ICP备2022033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