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涓滴汇流 >> 百味人生 >> 内容

少年农民侯金传奇(2)

时间:2008/12/13 9:36:30 点击:

  核心提示:中篇小说《少年农民侯金传奇》 汪 向 阳一 . 侯金家史话说明朝嘉靖28年,湖南巴陵县暴发大洪水,造成洞庭湖四周乡镇顿时一片汪洋。官府腐败无能,百姓惨遭祸殃.农家少年王水生算他命大,幸被一位善心的渔翁救起,送他几钱碎银让他上岸逃命他乡。可怜水生,家破人亡,举目无亲,孤苦零丁,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江夏...

    何大伯深深地吸了口水烟袋,拔出烟嘴儿吹了吹,接着说:“水生呀,你千万莫马虎,孩子的前程最要紧,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儿去读几天书!决莫让他将来象你和我一般:扁担倒下来是个什么字都不认识的睁眼瞎啊!”

    水生叹了叹气回道:“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有什么家当可卖哦?家里唯一的家当就是一头老沽牛了,庄家人那又怎么能卖耕牛呢!?……”

    “咦!我倒替你想出个办法来,山岗那边官员外家的老爷子官子龙,年届古稀,满口无牙,每天要喝人奶几碗过活,弟妹不是刚生了荷花还有奶水么?……”

    何大伯这么一点拨,触动了水生那迟钝的神经。于是,水生将他那乳房挺拔奶水丰满的哑妻侯氏送到官家,给他家老爷子当了“奶妈”,留下嗷嗷待哺的女儿由水生每日喂些米汤活命,领来的工钱为儿子报了名,交了学费。

    那天,水生提着两只送学堂先生的老母鸡,带着儿子侯金去上学,侯金高兴极了,连蹦带跳地跟在父亲的后面。父子俩翻了一个岗,过了一个冲,来到本乡秀才赵先生在官家祠堂里办的私塾学堂。在大天井西厢书房里见到赵秀才,侯金下跪向先生行了三叩首拜师礼后,方被领到后厅教室里。按乡间规矩,凡来上学者,一概自备桌椅。只见那些富家子弟都自带了桌椅板凳,有的还是高级红木雕刻桌椅呢。可侯金家穷,两手空空,赵秀才见状,给侯金找来一张破椅子当桌子使用,另叫侯金爹在外面找来一个石墩当凳子坐。

    在那个年代,私塾学堂,所设科目,不外乎是些“经学”、“韵文”、“书画”、“古乐”等。但教师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课程,教授学生什么“静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学问。而在穷乡僻壤的农村,初级私塾学堂里授课是没有固定课本的,仅由先生在上面一句句地讲,学生在下面一句句地听,他教什么,你学什么,正如学子们的笑语:“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放屁学生吞”。所授课内容仅是些《三字经》、《弟子规》、《千家文》、《百家姓》、《千家诗》、《增广贤文》之类。再往后就要学《论语》、《孟子》《庄子》《春秋》、《诗经》等比较高深的课程了。

    三. 侯金上学

    侯金在学堂,顽皮又好玩,但他天资聪颖,先生一点就通,一拨就明,心领神会,读书认字过目不忘。发蒙课文《三字经》,他已经能背诵得滚瓜乱熟了,让先生刮目相看,分外器重;使同学面面相觑,分外嫉妒。侯金爹妈更是笑在脸上,喜在心上啊!

    这天,赵先生测验学生背书和问答。

    “官家富!背诵一遍《三字经》!”

    这个被点名的学生是官守财幺儿子,胖乎乎的大个子,一付富家子弟的派头,慢腾腾地站起来,仰头朝天背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背到此,手抓脑袋就背不下去了。

    “尔等愚不可及也!吾再问汝:‘养不教,父之过’乃何意?”
作者:向阳穷夫 来源:且听风吟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我爱写作文(www.myzw.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zwily@163.com 京ICP备2022033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