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故事绝对虚构第一回鲁达下班后又是四处闲逛,这对他来说是习惯得不得了的事。一个几近中年的男人,没有家室,除了工作难得找出一样可以牵挂的东西。更何况连工作他都不愿意牵挂的。也就是说,如果能有比较惬意的自由而又不至于饿死,他就可以够敞着皂衣,露着蓬草一样的胸毛,每天在渭州城里走上数十个来回。由这点可...
这不能说女人天性凉薄。男人不争气,往往只能怪自己。再说女人天性爱美,既然这个男人身
上已经无美感可寻,(天天摆一京剧脸谱,佛见了也要生气。)为什么不到下一个男人身上寻找美感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快乐是生活的第一法则。谈不上什么忠诚的变异。谁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谁又要为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
毕竟一夜夫妻百夜恩,男人太颓废了,甩手就走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如果连陪郑屠演这么一出
生死离别的耐心都没有,太容易给别人落下口实。别人好端端的把你们从困难中解救,到头来不哼
一声就走,还借说是鲁达硬逼他们离开的,这立场也太不踏实了吧。昨天我郑屠对你好,你就千般
依顺,今天鲁达对你好,你听鲁达的话撒腿往围城外跑,后天呢?后天你又要随了谁?
要说翠莲聪慧,是她深刻的明白其中道理,她要把这最后的时戏份演足了。让鲁达看得见面对
死亡她也是伤筋痛骨,柔肠百转的。虽然不定心里早骂上了:你怎么就不能死痛快点。
我们不能说翠莲过于做作,太假。要是她象武大郎老婆一样上来就是半斤砒霜,情况可就不同
了,那是个女强人,不在我们谈论的话题之内。
翠莲在郑屠的叨叨声中熬了鸡汤,打好洗漱的水,闲暇些还给他擦了身子。郑屠每次在翠莲转
身后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感叹说:如此娇娘,怎可舍得死去!?
可是他能感觉到和翠莲的内心已有很大距离,那不见得就是文化上的差异。如果翠莲走了,孩
子读书远在天边,自己又没有任何远亲近邻,想到孤独将如此这般的可怕,那还是死了的好些,诸
般不为苦,苦最怕的是不断的煎熬着。
郑屠反复也弄得困了,入睡前他晕晕乎乎的叨咕着:明天可要让鲁达早些来啊。
翠莲心里一惊:自己遇到鲁达的事怎么就传进郑屠的耳朵,看来世上真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行
,这就得和金老收拾东西,连夜出城去。
然后爷俩果然就顺顺当当的出城去了。
很想让这个故事到这里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反正史实大家是知道的,我没必要也弄个中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