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80高龄的老人家还在劳作,她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她摸索着剥花生皮,她亲手剥出来的花生仁价值几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在她这里是多余的。——风子------------------------------------------------------------奶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大约生于19...
那年母亲13岁——比父亲大一岁,奶奶拉扯着两个苦命的孩子长大,母亲20岁那年转正为我的母亲。
在那个穷得鸟不拉屎的原始村庄里,她们开始了有滋有味地生活。
她们在大集体生活时代永不言败。奶奶、母亲和父亲都为此落得一身病,奶奶的气管炎像拉风箱一样伴随着我成长,父亲和母亲如今活在药罐里,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艰难了。
父亲和母亲养育了四个孩子——一男三女,我的大哥哥、两个姐姐都已经成人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了。
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我有一次很好奇地问奶奶,想不想爷爷。她笑着说,想他干嘛,人死了就死了罢。听着她如此轻描淡话爷爷,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于是,我开始了解这个善良的老人饱经沧桑的悲惨经历。我几乎问遍了比她年长和相当的“部落长老们”,从他们的回忆里使少年好奇的我懂得了什么叫悲惨和善良。老人们众口一致地说,奶奶是一个大好人,太可怜喽。爷爷在世时最大的爱好除了抽大烟外,就是打老婆取乐子了。爷爷养成了打奶奶的习惯,经常对她拳打脚踢,可她从来不还手,逆来顺受,不知流过多少眼泪。“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虽然饿肚皮的我们这一代人是无法对那种灰色天空下奶奶的痛苦历程产生深刻的体会的。奶奶至今居然一句话也没有报怨过爷爷。我理解了善良的心肠必然连着一片极其开阔的天空,比“天”大的仁慈宽容。
读初中的时候,我已经读到过孟子老先生的母亲的“先进事迹”。从孔子之母和“孟母三迁”我理解了我的爸爸原本有参军的机会,却不愿离开奶奶的原因。苦难生产刚强,刚强生产不屈不挠的心中之泪,心中之泪生产善良;善良生产善良儿子和孝顺。难怪爸爸孝顺远近闻名,从未对奶奶横眉竖眼过,但为了保持心中不满之情的正常流露,他一生寡言、不苟言笑,对我们小孩子们经常横眉竖眼,习惯性地保持家长的威严。长大后,我理解了爸爸。他严重缺少父爱,所以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对自己女孩子们表达父爱。爸爸只善于用无声的行动关爱着他的孩子们。只所以在那么贫困地环境下还生育了我们四个孩子,或许是因为他饱尝了孤儿寡母的童年时代凄苦和孤独。
我们都眷恋着生养我们的家,奶奶70岁那年,不孝的我们才想起给她过寿,奶奶一语道破天机——我只知道我是刮大风那天生的。
奶奶啊,奶奶!您不知道生日,所以才天天过生日哟。
小时候我一直睡在奶奶的脚头,那凄惨的北风一直想钻到我们的被窝里取暖。
我家的破草房拒绝不了这个死皮赖脸的造访客。
但我毫不客气地把它挤出被窝,免得它冰冷的身体冻着奶奶被裹布害得畸形的小脚。
小丫头长大了、文明了、时髦了、前卫了,曾经一度被可怕的无边的虚荣心腐蚀,可怎么也挡不住奶奶那充满着善意眼神的邀请——睡奶奶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