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涓滴汇流 >> 百味人生 >> 内容

再探“林妹妹”(2)

时间:2008/12/13 9:36:08 点击:

  核心提示:我读高中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叫林梅,她德智体兼优,是独一无二的校花。从高一开始,全班男生对她都十分爱慕,也不知是谁起的先例,私下里,都模仿戏剧里贾宝玉称呼林黛玉的口吻,甜甜地叫她“林妹妹”。开始的时候,她有些腼腆,久而久之,也就习已为常了,因为“梅”与“妹”的谐音,找不着反驳的理由。最令我尴尬的是...

    这地方叫水浸塘,又叫木屋村,还叫瑶寨村,这里住的有过半村民是瑶族同胞。

    林梅的住房算得上“精细”型,中间一大门进去是厅堂,不少的家具箩筐地下摆,墙上挂,中间留的“羊肠小道”可通左边两个房间门,右边一门里头是厨房兼饭厅。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太婆。她就是林梅的母亲,六十多岁,瑶族。她用客家话告诉我们林梅一早去镇政府办事了,可能要到傍晚才能回来。这个村没有电话,林梅也没有手机,我们只能干着急。幸好林梅的母亲很热情接待我们,又健谈,向我们吐露了许多等着要了解的情况。

    林梅父亲当过兵,退伍回来安排在横山邮电所当投递员,不久同本村一个瑶族姑娘结婚,年近四旬没生下一男半女,于是捡了两个弃婴抚养。哥哥比妹妹大三岁,不是读书的料,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了。更可恶的是,她闹着要林梅长大后做她的媳妇,父母和林梅不答应,她一气之下就去了珠三角打工。

    养儿之不孝对林梅父母打击十分严重。他们含辛茹苦,节衣缩食拉扯大一对儿女,到头来还是两老孤苦伶仃。虽然林梅还在读书,但她毕竟是女儿身,毕业后是要嫁人出门的。因此,他们对女儿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整天茶饭不思,以泪洗脸,跟着就疾病缠身。母亲关节炎加剧走动不便,父亲突来食道癌,到医院检查发现已是晚期,个把月时间就一命哀哉。这些事发生在林梅毕业高考时候,家里的事都瞒着林梅,由她的叔伯婶母和舅父舅妈等照应料理。林梅从学校回来到父亲坟前哭了一个下午,从此一厥不振。

    当上海寄来林梅的录取通知书后,这个山村沸腾了。横山镇两套领导班子和小学初中母校的领导都来为她祝贺鼓励。林梅收到几千元的贺礼。村里的亲戚也为她高兴,并承诺轮替照顾她的母亲,至于她上学的钱,母亲拿出丈夫为女儿积蓄的五万元存折当下要交给林梅,但林梅不接。

    下午三点半钟林梅回来了。她同我们亲切握手道谢后,从邻居叫来两个阿姨大婶七手八脚杀鸡煮饭,仅个把钟头,就摆出一桌丰盛的佳肴招待我们。因为内屋狭窄,把一张八仙桌和四张长条凳搬出门坪一棵柏树下就餐。席间,林梅举起自酿的香气扑鼻的糯米黄酒慷慨陈词:“敬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辛苦了!我先敬大家一杯!我知道,你们是来劝我上学的,但我叫你们失望了。我停学的第一个原因,是要抚养年迈多病的母亲…”

    “我们做亲戚的已答应帮助照顾你的母亲。”帮手做厨的两个女人插嘴说。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孝敬父母不可靠人代劳,自我哥去打工以来,亲戚们也很热心照顾我父母,但他们精神上的刺激无法弥补,乃至双双病倒。我不能再让母亲遭受任何不幸与委屈!”

    “我停学的第二个原因,是下决心改变这个穷山沟!”林梅说着抹一把方才留下的悲伤泪痕,突然容光焕发,口气也变得铿锵有力:“大家看,水浸塘面貌一目了然:大庚岭两条支脉之间构成一条大峡谷,上宽下窄,中间被一座石灰岩骨架溶洞山截断。山溪水从溶洞穿过,解放前人却不能从溶洞穿过,要爬一条弯曲小路翻越山顶才能过往。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每逢大瀑雨,溪水急涨,夹杂山上的泥石流和林中的枯枝朽木往下冲,溶洞被堵塞,水浸塘因此成名。解放初这里只有八户林姓汉人居住,五八年搞‘大跃进’、‘大饭堂’,动员山上零散居住的十多户瑶民也搬来此处定居。集体人多力量大,多年经石锤敲、炸药爆,随流水方向把溶洞扩大并开出一条行人道。这几年,在改革开放奔小康号召下,镇政府出钱出力,把公路开到山前你们停车的那个地方。
作者:大约是冬季 来源:且听风吟
  • 上一篇:少年农民侯金传奇
  • 下一篇:老人与轮椅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我爱写作文(www.myzw.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zwily@163.com 京ICP备2022033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