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小雪了。又是这样的日子。我总是对这样的日子特别的敏感。已经冬天了,阳光开始变得很柔和,已经可以不撑伞了。我一直很讨厌撑伞,因为那样我都看不见天空了。可是这样的日子却很温暖,阳光象小精灵一样跳跃在每个人的脸上,象开满山坡的向日葵。我想,这样的日子,每个人都会很爱很爱的。我很安静地度过了一段很美丽的日...
三
开始喜欢画,会为那些精致的图片惊喜。很多时候停留在某个网站上为某幅画而久久不能说话。会在每个星期三和四的下午,逃掉三节课中间的那一节躲在图书馆里看书。我从来没这么喜欢过图书馆。我穿过一列又一列的书架,蹲在地上找一本泛黄的书。那些书放在书架的最底层,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我轻轻的取出,抖一抖尘灰然后找角落坐下。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玻璃照进来,我坐在角落里翻着泛黄的书页,心情象一条细细的线丝一点一点地牵扯着。那样的书,我不会去借,因为我知道出了图书馆,我就再没那样的心情了。但每次走的时候,我都会带走一两本别的书,多是那些英文小说。我发现我其实已经开始不那么讨厌英文了。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原来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
那天突然想起一首叫《马不停蹄的忧伤》的歌,我已经忘记歌的内容了,但是我喜欢这个歌名。马不停蹄的忧伤。到底有多忧伤,马不停蹄。
这首歌是李焕的偶像黄舒骏的歌。很久以前他介绍黄舒骏给我听。那个上个世纪写实的歌手,把生活唱成了歌。我总是在夜里才会听他的歌,那些日子,很爱,会一直的听。可是现在,我都忘记了。象他的《改变1995》唱的,世界不断地改变改变。所有的都变了。
然后想起李焕,好像已经一年没有跟他联系过了,我只是从猪那里开始听到他的一点消息。他已经是一小文艺青年了吧。只是他还会不会写那些青涩的歌,还会不会象那个圣诞节的夜晚那样抱着吉他忘情地唱着。拿起笔的他会不会已经忘记了他的吉他。所有的都变了。
所有的青春都象是落日,悲壮的吞噬一切,漫天的霞光,临死的告白。我以为我可以悄无声色地走过,然后再也不会想起你们,再也没有那些悲欢离合,再也没有,如同那个台风来临前的黄昏的那个落日,再也没有人记得起。
四
我的十九岁像是一幅精致的油画。色彩鲜明却血肉模糊。我总是觉得,我所有的青春年华都死在十九岁的尽头上了。所有的故事都在十九岁的那年忽然开始又嘎然而止。所以我总是怀疑我没有十九岁。
十九岁以前,我遇上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女孩。她们的出现是我整个青春里色彩最艳丽的一幕。我总是觉得她们是上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因为这个,我开始相信有上帝。她们是那么善良的女孩子,陪着我走过我血肉模糊的三年。无论我走得多远,一回头,就能看见她们站在最原来的地方朝我微笑。
夏日的记忆里,有人在安静地唱着歌谣:人未还,人未还,别迟归,何日当逢,一把泪相思……
梦中那些叶子还在飘落,厚厚的一层,看不见来路,看不见去路。所有的记忆都是一场葬礼,轰轰烈烈地辗了过去,只有树叶破碎的响声,嗤嗤哧哧……
高中三年,最清晰的只有706三个数字。高一最后的一个夜晚,我写了一封给师妹们的告诫信贴在宿舍的门后,然后轰轰烈烈地从801搬到了706,然后一切的记忆从706开始,从706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