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岳华山南麓,方圆数十里,分散居住着几十户人家。思凡教书的学校就坐落在山脚下。由于生源不足,学校采取了复式教学模式。同一个班级里,有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思凡辅导完一组学生,给他们留些作业,又开始辅导另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朗朗的读书声传来,让人感到了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一凡...
思凡头也不回,一路小跑着离开了。
“这……”一凡不知所措地站在了那里。看着思凡异常的举动,又看看一凡,张老师宽慰地说:“你们之间可能有什么误会吧?别急,我带你去她住的地方。”
“太好了!这么麻烦,太谢谢您了。”一凡连忙点头同意。
“不用客气。思老师来我们学校教书也都七,八年了。别人都嫌这里条件差,呆不长都走了。只有她,一名大学生.窝在我们这偏远山区,从没说过苦字。能为她做点事,很高兴啊。”说着,他们绕过一片小竹林,来到了思凡的宿舍。
门虚掩着,一凡走上前去,敲了敲门,没有回音。便自己推门走了进去。
环视房间,不大的空间,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张铺着白色床单的小床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一盏小台灯旁,堆放着学生们的作业本;两把椅子,一边一个摆放在桌子的两边。一人多高的小书架上放着一些大学教科书和有关教学的各种书籍。书架的顶层是一本装订过的五线谱和一把小提琴。一凡正要翻看那琴谱,却听门外有人喊:
“快来人啊,看思老师怎么啦?”
一凡急忙跑了出去,见思凡左手搂着学生的作业本,右手紧紧地按搓着胸部左上侧.脸涨得通红通红,呼吸也有些急促。陪同一凡过来的张老师试着想搀扶她。
“快...快给我点....水。”
思凡艰难地说着,伸手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急促地往嘴里送去一粒药片。一凡急匆匆端来一小杯水给她。片刻,思凡脸色稍稍恢复了正常。
一凡和张老师急忙搀扶着思凡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他执意要去请医生或送思凡去医院,思凡却制止了他:“老毛病了,休息一下就会好。”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
看到思凡渐渐稳定了下来,张老师对一凡说:
“你们好好说会话吧,我先走了,有什么事,就到前院来,那里总有人。”
“好的,张老师,太谢谢您了。”一凡非常感激地说着。
“别客气,我走了。”
张老师离开了,屋里只剩下一凡和思凡。一时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到。